• 主管:河南广播电视台   主办: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
  • 设为首页
  • 河南县域经济网

    城市新闻:


    叶县:移民新生活越过越红火

    首页 > 平顶山 > 正文

    日期:2018-10-10 16:11:48    来源:河南县域经济网    
     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:美丽的村庄绿树环绕,一条条平整的水泥大道贯穿其中,一群群来往的村民幸福洋溢……10月6日上午,笔者走进叶邑镇杜庄村,看到一幅幅安居乐业的画面。这是叶县移民村的真实写照。
     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县移民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,立足当好水库移民“娘家人”,狠抓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金融扶持、技能培训、扶危济困等工作,在自身建设、政策落实、方法创新等方面下功夫,把党的好政策转化成助力脱贫攻坚的真动力,持续提升移民满意度、幸福感。
      该局制定了贫困移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,成立了移民扶贫办公室,负责全县贫困移民脱贫攻坚工作;成立了由班子成员牵头、中层干部为骨干的五个脱贫攻坚联动帮扶小组;实施移民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,按照因村制宜、精准帮扶的原则,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200多万元,规划实施了16个贫困移民村文化广场、道路硬化及绿化亮化等48个项目,重点打造了杨令庄、官庄、杜庄、葛河、刘东华等一批宜居宜业的美丽移民村。同时,结合移民需求,该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期分批组织开展种植、养殖培训16期800多人次,家政、按摩、焊工、电工等劳动技能培训8期210人。其中,建档立卡贫困户36人,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,满足移民多样化需求,充分激发移民靠劳动致富的积极性。
      移民群众为了国家的重点建设承受了离乡背井之苦,在新的地方要开辟新的生活。为此,县移民局遵循清洁、宜居、宜业、宜乐的美丽家园建设标准,科学编制移民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给予他们多方面的关心与支持,从移民新村建设到文化建设,曾经的移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宜居乡村面貌尽显。
      “移民不仅要搬得出、住得好,更要发展好、能致富。”县移民局局长夏保民说,搬得出、住得好都已经实现了,关键是如何让移出来的村民过上好日子。
      该局按照“扶持资金项目化、项目资产集体化、资产收益全民化”原则,出台了《关于加强移民产业扶持项目资产管理实施意见》,累计投入1011万元扶持资金用于移民村产业发展。发展种植业。在昆阳街道圪垱店移民村发展芦笋种植产业,与山东莒县恒盛食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由其提供种子、技术和产品回收;县移民局按照每亩地综合补贴700元的标准,解决移民芦笋种植前期育苗种子、化肥农药、大田管理等方面费用,并投资10万元为该村建设冷藏保鲜库,解决了芦笋收购储存问题。目前,该村发展优质芦笋1000亩,亩均收入已达8000-10000元。芦笋种植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、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又带动7户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200余人进行土地流转或就近务工获得收入;今年, 3个乡镇的4个移民村新增芦笋种植面积1100多亩。发展养殖业。投入48万元支持刘东华移民村建设龙凤山农牧开发产业园,发展肉羊养殖产业,村集体每年收入3万元,提供23个就业岗位,带动20户贫困户脱贫。发展旅游业。依托杨令庄村楚长城、闯王寨、飞来石、八戒洞等文化资源,投资500万元规划实施黄花寺水库环湖游客步道、景观桥、闯王寨登山步道等重点项目。同时,与县文广、住建、交通运输等单位共同发力,抢抓该贫困移民村成为全省乡村旅游试点村机遇,整合资金3000万元,先期实施旅游道路、餐饮中心、景区绿化等项目,为打造楚长城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奠定基础。
      为了全方位、多渠道帮扶移民群众发展经济,县移民局不断创新扶持方式,多渠道帮扶移民群众发展经济,按照“渠道不乱,用途不变,集中使用,各负其责,各记其功”的帮扶原则,充分利用叶县贫困村互助社资金管理平台,探索在移民村实施互助资金扶持项目。
      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,对20个移民村互助社注入专项资金509万元,支持移民发展小规模种植、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业。目前,滚动发放1280次,受益移民880户3500多人,其中贫困户63户280人,累计实现利息收入49万元,增加移民收入200余万元。互助资金扶持项目,额度小、周期短、风险低、使用便捷,深受广大移民群众的好评。为加强对移民村互助资金的管理,该局制定了《移民村互助社资金管理实施意见》,明确了扶持资产集体所有权,强化了县乡村三级监管职责;建立了网络管理平台,已对村互助社管理人员进行5期网络化专业知识培训,进一步提高了互助资金管理使用效能。
      同时,该局稳妥推进“移民贷”金融扶贫项目,与邮政储蓄银行叶县支行合作,在叶邑镇杜庄、保安镇杨令庄、常村镇刘东华等18个移民村开展“移民贷”金融扶贫项目,规划移民贷担保基金221万元,邮储银行叶县支行按照1:5的比率放大贷款额度,有效解决移民发展生产资金不足问题。编制30万元贷款贴息基金,对移民村互助资金、“移民贷”金融扶贫项目实施贴息。
      “移民村互助扶持资金的管理使用周期短、风险小,方便快捷、社会效果显著、群众反映很好。”县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      该局还编制42万元的水库贫困移民抚危救助基金,凝聚合力,有针对性地加强特殊移民群体的保障。实施建档立卡贫困移民在校生补助。在享受国家统一的教育政策基础上,按照每生每年小学800元、初中1000元、高中(含中专)1500元、大专及以上院校2000元的标准,发放救助资金,确保移民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、辍学。实施医疗救助。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,在享受全县财政补贴、大病救助、医疗保险等健康扶贫政策的基础上,根据未报销部分,可以享受5000元以内的医疗补助资金,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库移民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。目前,全县已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3.8万元,97户115人受益。(通讯员 王梦琪 田贵银 焦萌)

    (责任编辑:田哲)

    下一篇:挪出“穷窝窝” 走进新生活
    上一篇:叶县廉村镇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内生脱贫动力

    关于我们 |本网动态 |人员名单 |版权声明 |广告服务 |联系我们 |法律顾问